首页 > 离子风扇 > 青山绿水下南方离子矿开采的进化之路

青山绿水下南方离子矿开采的进化之路

离子型吸附型稀土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中重稀土资源,但是如何环保高效的开采一直是稀土行业需要攻克的难关。

稀土的化学性质决定了开采、提取、分离的方式,而这些方式一般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例如北方轻稀土,开发利用多以物理方式为首道工序,即先开采矿石,再进行分离处理。这种开采方式形成了庞大的尾矿库,是粉尘、辐射污染的巨大隐患和源头。

而对于南方重稀土的开采和提取,我国目前仍以溶浸采矿法为主要方法。即对矿山直接施以酸碱溶液(如硫酸铵)进行浸泡,在山地进行溶液和稀土分离成分的回收处理。

最早的离子型矿山应用的是堆浸的生产方式,堆浸是用溶浸液喷淋矿堆使之在往下渗透过程中,有选择地浸出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并从堆底流出的富液中回收有用成分的方法。其主要缺点是需要剥除表层植被,采用人工方式出矿,速度慢,效率低,压矿现象严重,回收率底。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又出现了氯化钠浸矿-草酸沉淀法和氯化钠浸矿-萃取分组法,所采用的采矿方式是池矿。该技术除了池浸方式导致植被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之外,高浓度氯化钠浸染矿剂的使用也会使土壤盐碱化。

针对这些问题,硫酸铵浸矿应运而生。这也是目前离子型稀土矿山仍然广泛应用的技术。即对矿山直接施以酸碱溶液(如硫酸铵)进行浸泡,在山地进行溶液和稀土分离成分的回收处理。硫铵法原地采矿有效的保护了植被,但是同时也将迎来新一轮挑战。

数吨甚至数十吨带有强刺激气味和强污染性的溶液被浇灌在植被茂密的山上,顺着山脊缓缓流下,流向山脚的森林、农田、河流,同时,山石被溶液腐蚀而变得松脆,久而久之,树木枯死、河流污浊、农田贫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随时可能发生。溶浸采矿法如果不在可控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后果不言而喻。

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是保证南方稀土采矿不过红线的重要手段,区别于白云鄂博矿,南方的稀土开采,拥有化学常识的老百姓都可以做;虽然谁都知道国有资源严禁个人开发,但是稀土有着高昂的价格诱惑,在这种利诱下,违法违规进行开采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就为国家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走出污染的困境,我们需要新型离子型采矿技术。环保采矿的研究仍旧在前进的路上。

,可以参考离子风扇的资料,